摘要: 位于闽清县下祝乡源溪村。为一座路亭、庙宇建筑。源溪岭柄隔亭原先有现代涂刷的红色油漆,在脊檩下隐约可见有题记“大清同治陆年[阅读全文:]
摘要: 闽清六都福源堂与诗巫福州垦场的渊源流长,黄乃裳在成为传道人之后,就曾经在该堂牧会过。诗巫爱莲街福源堂的命名,据说就是依照六都福源堂而名。六都福源堂旧堂已经重修完成,改建为“福源堂圣爱老人幸福院”,于2010 年12 月20 日落成。[阅读全文:]
摘要: 天儒楼为三层砖木结构,U形平面,建筑占地面积约650平方米,入口内凹,青砖外墙,上承木结构组合式坡屋顶,属于典型的教会中国式建筑。[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闽清县坂东镇乾上村,又称新壶里。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道光三年(1823)落成。建造者为六都药材商人黄祖嘉、黄宏琳父子。90年代被发现时,曾被称为中国最大古民居。200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闽清县桔林乡温汤村西温汤溪上,为一座小型单孔木拱廊桥,廊屋脊檩上有墨书“同治拾叁年重修”等字样。[阅读全文:]
摘要: 闽清文庙始建于北宋景德四年(西元1002年),南宋、元、明、清历代屡祀屡修;现存的建筑为咸丰十一年(西元1861年)所建。清光绪年间曾大修;1984年重修大成殿。[阅读全文:]
摘要: 一、建筑名称:八都合龙桥 二、建筑创建: 合龙桥始建于来乾道年间,清康熙三十八年(西元1699年)重建。 三、建筑形态: &nbs[阅读全文:]
摘要: 漈上桥在云龙乡的南面,有一条公路由山脚向山上蜿蜒约三公里,海拔逐渐升高,深上村落便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在村口,坐落着两座青山,一名“凤凰山”,一名“钟湖山”,在两山间夹峙着一雌雄溪。这条溪水清澈如镜,潺潺不断。在溪的岸边,古老的椟松、枫树、棒树遮天蔽日,郁郁葱葱。溪上跨建一座石构梁桥,该桥为两台两墩、三孔等跨、酾水三道,呈南北走向,全长35米,宽3.4米,桥墩以青条石纵横交叉砌筑,其状似舟,尖端逆流,此乃所谓“锐前杀后”之说,主要是减轻水流对桥墩的冲击力。墩高4.5米,墩间净跨4.2米,墩顶叠涩四层出跳,以承托石梁。桥面以18块长6.5米、宽0.5米、厚0.33米的青石板三节相连6块并列平铺而成。这座古桥虽已经历了近千年的岁月,至今仍然在发挥着它的作用。据乡耆讲述,当年这里水流湍急,溪上仅有简易搭桥,乡贤陈祥道、陈旸兄弟为方便人们的安全行走而倡修了石桥。该桥为我县迄今发现最长最大的宋代石构梁桥,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漈上桥 晋安梅客摄于2022年5月1日[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