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本体类型 >> 建筑 >> 宗教信仰建筑

该分类下有204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宗教信仰建筑" 分类下的词条

白塔
编辑:24次 | 浏览:66446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9 00:15

摘要: 报恩定光多宝塔,别名白塔,位于鼓楼区于山西麓、万岁寺后,为唐天祐元年(904年)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为超度父母亡灵而建。翌年建寺,称白塔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后坂大王宫
编辑:3次 | 浏览:12142次 词条创建者:穆睦     创建时间:06-29 23:02

摘要: 在鼓山大桥南连接线后坂段,屿头山的北麓,有一座红墙黛瓦的建筑,坐南朝北,门额上写着“凤坂后山合境”,当地人称“后坂大王庙”。[阅读全文:]

鼓山白云洞(良心寺)
编辑:2次 | 浏览:11082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5-11 23:32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山凤池山西坡,又名良心寺。明万历间,僧悟宗利用距地面2米高的岩壁一突出巨石,在其三边砌石,构成一间占地约173平方米的石屋,石屋内外及附近有明清40多段摩崖石刻。积翠庵至白云洞一带的摩崖石刻属鼓山摩崖石刻(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之列。1998 年 2 月公布为晋安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白云洞周围200米,积翠庵至白云洞之间的石磴路。[阅读全文:]

吉祥寺塔
编辑:3次 | 浏览:12544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5-05 18:23

摘要: 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元大德和明成化年间两度重修。后因雷霆震撼,塔身欹斜,民国24年雪峰寺主持圆瑛法师捐募重修。塔为实心石构,通高25米,基宽7.7米,八角9层楼阁式须弥卒底,基层八角雕有八尊武神,2-9层第层八面均设佛龛,内雕座佛,佛龛两边石雕各种花草鱼虫,飞禽走兽,造型淳厚古朴。[阅读全文:]

涌泉寺回龙阁
编辑:22次 | 浏览:72223次 词条创建者:火燄山     创建时间:05-08 21:52

摘要: 位于晋安区鼓山涌泉寺东南侧,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光绪年间改建,1934年失火焚毁,1935年重建,由林天民设计,改建为三层砖混结构的仿古式建筑。现为涌泉寺素菜馆。市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象峰崇福寺
编辑:1次 | 浏览:9449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4-12 00:27

摘要: 位于晋安区新店镇象峰村,原名崇福院,是福州五大丛林之一。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明万历末跬存禅师来山诛茅重建。明崇祯二年(1629年)寺僧超然和尚东渡日本,在长崎圣寿山创建了崇福寺,因此日本僧侣尊福州崇福寺为祖庭。现存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及钟鼓楼为清雍正年间建筑物,1997年被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兴建的舍利塔1座,于2006年被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另有祖师塔3座,即塔院三塔(中间为古月禅师之塔,右为兆照禅师之塔,左为净善禅师、德光禅师之塔)。[阅读全文:]

泛船浦天主堂神父楼
编辑:21次 | 浏览:80490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11-20 15:08

摘要: 位于仓山区新民街54号、泛船浦天主堂院内,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原名“圣家公所”。因系供教堂神父居住,故俗称“神父楼”。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泛船浦天主教堂被福州蓄电池厂占用。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1982年蓄电池厂即将“圣家公所”归还教会,作为宗教活动场所。 1996年作为“泛船浦天主堂”的附属建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在修建江滨大道的过程中,由于神父楼位于江滨大道红线内,福州市政府委托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对神父楼进行了平移。神父楼整体向东平移75.6米,整体旋转90°,再向南平移30.7米,最终与主教堂平行,北面闽江。 这是福建省第一座整体平移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平移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该建筑均处闲置状态,并因严重的内涝问题而多次被媒体报道。为解决内涝问题,有关部门组织设计了下沉式广场,并在2012年7月竣工开放。[阅读全文:]

澳尾巷天主堂
编辑:17次 | 浏览:88724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10-03 21:59

摘要: 原位于鼓楼区南门外茶亭街澳尾巷口,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拆毁时是福州保存最久的天主教堂。1992年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2002年被福州市儿童医院拆毁。[阅读全文:]

凤凰寺大殿
编辑:2次 | 浏览:1153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30 14:27

摘要: 位于永泰县同安镇洋头村,因地形极像凤凰,择此建寺,故名凤凰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年,明万历四十七年重建,崇祯、乾隆年间重修。现存有三宝殿、念经堂和阅经楼,四周围墙均为土木结构。大殿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殿中木梁上刻有“峕大明万历岁次己未禩腊月吉旦住持僧性融重新鼎建”字样。[阅读全文:]

球场后礼拜堂
编辑:2次 | 浏览:12797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02-15 19:05

摘要: 位于仓山区对湖路马厂街12号,其前身为陶园十二间排聚会所。民国十二年(1923)王载、倪柝声等人租用十二间排其中部分讲道、聚会,此处遂成为中国第一个地方教会——福州教会的第一个会所。1924年,王载接受上海宣道会守真堂美国传教士伍柏莱之建议,准备接受按立作牧师,以便利他出外复兴布道。而倪柝声坚定的反对宗派,反对牧师制度。并且王载热衷于出外复兴布道,而倪柝声的兴趣在于建造地方教会,对出外布道较冷淡,福州聚会处因此分裂。倪柝声离开福州,以上海为中心,在中国及南洋各地建立地方教会,王载多数时间出外布道,福州十二间排聚会所由王连俊(约翰)负责,后1936年迁至球场后信徒家中(即马厂街爱庐、现对湖街道办事处位置),改称“基督徒聚会所”;1955年华侨邱少陵将马厂街私房献给教会,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由张启珍负责。1966年文革中关闭。现改名“马厂街基督教堂”重新开放。[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