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中房镇林家村院前自然村,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曹湾人陈苏(陈太尉祖先)舍田300余亩创建,五代唐天成二年(927年)建成,明宣德三年(1428年)僧大鉴重建大殿,弘治壬戌年(1502年)重修,嘉靖乙未年(1535年)重建法堂和两廊。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重修)大殿,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重建山门。[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鼓楼区南街街道七巷社区安民巷15、16号 安民巷北面东段。安民巷15、16号汀州会馆位于安民巷中段东侧,清代后期建筑。据房主讲此为“汀洲会馆”,塔巷的有误。安民巷15、16号旁边巷东侧为鼓楼文化局中[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槐荫里4号,为三层砖木结构、具有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近代西式建筑。据佐藤明雄先生回忆,该建筑曾为大阪商船株式会社所在,也曾先后作为盟军联络处、中共地下党发报台使用。现为仓山区广电局宿舍。建筑占地186平方米,高10.5米,长16米、宽13米,采用红砖砌筑,底层为地下室,设一东西向单跑楼梯进入二层。一厅三房式布局,前卧室做八角形突出;立面有多道叠涩线脚装饰,屋顶为木桁架小青瓦屋面。[阅读全文:]
摘要: 镇海楼位于屏山之巅,明洪武四年(1371年)附马都尉王恭主持修建福州府城时在山顶建造“样楼”,作为各城门楼的榜样,城成后更名为镇海楼。此后屡毁屡建。2008年原址重建。[阅读全文:]
摘要: 井栏雕刻玉兰村道旁,长方形井栏,刻有“一九六三年九月……”字样,井水清澈,仍在使用。现状[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乐群路12号,为清代、民国时期闽海关税务司(关长)的住处。原址为英商义记洋行(Holiday, Wise & Co.)。本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民国十五年(1926年)重建;是一座砖木结构、两层带地下室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面宽七间,进深六间,但四面外廊的四角截去,外廊不再环绕联通而形成类似阳台的空间;建筑外廊不同于19世纪的建筑,上下两层均用平梁而不用拱券。外廊内侧的墙面则用民国比较流行的水洗石做法。[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