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25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前坪及左、右两个单进合院组成。左合院为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的垅口厝,右合院为建于清嘉庆年间(1795-1820)的和也厝,通面阔约62.85米、通进深约43.85米,占地面积约2540平方米。在主体建筑前右侧分布有外门楼、书斋、鹤形路等。垅口厝主厅面阔七间,进深七柱,和也厝主厅面阔七间,进深九柱,均为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2018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由敦仁堂、静远堂前后两座建筑组成,通面阔约55.3米、通进深约59.15米,总占地面积约2315平方米。敦仁堂建于清咸丰至同治年间(1851-1874),俗称旧厝,占地面积1505平方米;静远堂建于清同治至光绪年间(1875-1908),俗称新厝,占地面积810平方米。两栋建筑之间高墙分隔、墙门相通,朝向相背,敦仁堂坐东朝西,静远堂则坐西朝东,平面均为不规则形,四周夯土墙围合。[阅读全文]
摘要: 又名用坦厝,由陈用坦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坐西朝东,前临东坡溪,规模宏大,四周围墙围合,中轴线上由前及后依次有前坪、前厅、中天井及厢房、大厅、化胎等,中轴建筑左右两侧原各有两列横屋,左侧横屋以外拓为花园,今右二横屋已无存,现存建筑通面阔约106.95米、通进深约57.25米,占地面积约5220平方米。[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闽侯县南通镇马腾村,为一座典型的建国初期苏式新古典主义公共建筑,推测建于50~60年代。马腾人民会场(暂不留名拍摄于2017年2月)[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杨桃岭、霞镜村与建平村之间,东西走向,长约40米,宽约1.5米,桥体全部由条石砌成。桥梁两侧原有条石护栏,南侧中间栏板原刻有“长寿桥”三字,桥下有一宽大桥洞,供来往船只通行。[阅读全文]
摘要: 后厝官厅位于青口镇东台村后厝自然村66号,系后厝双江陈氏所鼎建,以正落头进专门用来接待文武百官的客厅而得名的。官厅平面呈田字形,由正落侧落并排、前后二进相倚成四座院落及后花园组成,面积5000多平方米。[阅读全文]
摘要: 郑源彬故居,俗称“地官第”,座落于长乐古城中心地段,杨井巷西侧,由郑源彬创建于明嘉靖年间,为长乐古城中的五第之一。[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螺洲镇螺洲街6号,十字路口西南侧,为建国早期商贸建筑,原为闽侯县农贸大楼。[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螺洲镇店前村洋垱尾23号,建国早期集体性住宅建筑。[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螺洲镇店前村洋垱尾5号(后门位于7~8号),清代民居。[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螺洲镇洲尾村洲尾街37-4号,清代民居,坐北朝南。[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螺洲镇洲尾村洲尾街48-1号,清代民居,坐北朝南。[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