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梅园监狱建在马限山上,靠近闽江一侧,山上树木葱郁,相当隐蔽。从监狱处有两条小通道,一通蝴蝶道,一通今轮船公司码头边。1992年作为“马限山梅园”建筑群的一部分列入第三批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门诊楼及青砖楼南立面(ABC摄于2020.09)门诊楼北立面(ABC摄于2020.09)门诊楼南立面细部(ABC摄于2020.09)石基础(ABC摄于2020.09)文化馆及非遗馆招牌(ABC摄于2020.09)[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马尾区马限山西南麓,包含医院门诊楼及院长公寓各一座。由英国圣公会布道会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设立。[阅读全文]
摘要: 福州贡院作为福建举行乡试的场所,在丽文坊之东,即今鼓楼区中山北路中山堂一带。今福州贡院多已毁,仅存至公堂。[阅读全文]
摘要: 本建筑位于仓前山北坡,池下弄南端西侧,属于英商和记洋行(Blenkin, Rawson & Co. / Fussell & Co.),建于19世纪50年代,是仓前山最早的一批西式商贸建筑之一。[阅读全文]
摘要: 本建筑位于闽江北岸苍霞洲银局里,大约始建于19世纪50年代,作为沙逊洋行福州分行办公楼使用,并于1877年前重建。1890年至1914年,福建银元局苍霞洲造币厂曾使用本建筑办公,停办后由福州公安局第二医院使用,而地名“银局里”仍存。[阅读全文]
摘要: 本建筑建于民国时期,曾为布厂。曾因火灾局部烧毁,1953年重新翻建。[阅读全文]
摘要: 积兴里孙宅,位于积兴里南段北端14-18号,福州传统民居,2014年列入《公园路及马厂街历史建筑群保护规划》中的历史建筑名录。[阅读全文]
摘要: 柴井医院是基督教会在福州市区创办的三所主要医院之一(其余两所为协和医院、塔亭医院),1898年由英国圣公会(安立甘会)创办,位于北门内柴井。医院规模不断扩大,起初只设女部,1905年新设男部,1929年正式定名柴井基督医院,至1949年时已占扩大到初创时几乎整个安立甘会北门建筑群的范围。[阅读全文]
摘要: 西门天主堂,又名定远桥天主堂、若瑟堂。建于1900年,起初是一位教友献出的三进平房。1915年,教会出资将平房重建为一座半西式两层楼房,该楼毁于1948年6月的特大洪水。半年后,又在原址建起一座木构教堂与一座砖构神父楼,其中教堂毁于“文革”,神父楼则在1997年第三次重建中被拆除。[阅读全文]
摘要: 本建筑为渣打银行(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职工宿舍,建于1876年至1890年间,为受维多利亚风格影响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东、北两立面为形式各不相同的外廊,南立面(正立面)中间有一座二层通高的半六边形凸窗,完全不同于典型的四面外通廊平面。[阅读全文]
摘要: 林庄,林则徐曾孙林炳章(1875-1923)之别墅,主体建筑为一栋西式二层砖楼,解放后划入动物园,早毁,遗址位于今西湖大梦山景区内。(本篇由ABC整理)[阅读全文]
摘要: 迎春亭,俗名春牛亭、句芒庙,郡守唐珣建于明成化年间,是明清两代新年时郡守率众迎春的场所。现已不存,遗留“春牛亭”地名。(此词条由ABC整理)[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