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按字母顺序浏览:

搜索“TAG:登记”找到相关内容500篇,用时0.103302秒     

潘墩桥头厝
编辑:0次 | 浏览:8364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10-22 00:51

摘要: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潘墩村桥头厝56号,建于清晚期。清、民国皆有修缮。四合院式民居,坐北向南。占地面积448.69平方米。大门上有门罩。由门头房、厢房、正座、天井组成。门头房左边有个竹节窗,但大部分已变更严重。左右厢房主体已更改为现代建筑,但两边厢房垂钟雕刻精美,厢房前走廊石条铺成,上方卷棚式,浮雕精美,木雕做工细致,整个做法仿照正座游廊。天井、游廊石条铺成。游廊卷棚式,木构件雕刻精美。正座封火山墙二坡顶、穿斗架,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明间插屏门上方浮雕精美,前厅堂地面改为水泥地,后厅堂地面仍保留有三合土,灯柱描红涂金。后天井改造严重。[阅读全文]

林浦更楼
编辑:2次 | 浏览:9554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3:06

摘要:林浦更楼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濂江村市场对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6.9平方米。建于清代。封火山墙双坡顶,单间,二层,檩条直接,由山墙承托。下层为过道,上层为打更人住处,面阔2.88米,进深5.4米。东墙边有台阶供上下。是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遗址,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始建于南宋末年,为宋行宫戍卒夜巡时休息之所,楼前还有行宫石仆地。古有明谕:“乞丐不得入境”,楼北古榕连理而生,也是数百年之物。[阅读全文]

城门林知渊故居
编辑:1次 | 浏览:9711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3:03

摘要:林知渊故居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城门村委旁,紧邻林之夏故居。四合院式清代民居。坐北向南,占地面积531平方米。由门廊、屏门、天井、两厢、正座、后院等组成。正座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五间,进深七柱。[阅读全文]

洪光瓦埕复兴庵井
编辑:2次 | 浏览:1047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2:53

摘要:复兴庵井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洪光村瓦埕自然村14号,井深6米,井壁砖砌,圆形。井栏整石打制,圆筒形,高0.42米,外径0.6米,内径0.33米。[阅读全文]

洪光瓦埕迪朋井
编辑:1次 | 浏览:10320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2:50

摘要:迪朋井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洪光村瓦埕自然村8号,井深5.8米,井栏圆筒形,整石打造,已出现明显断裂。高约0.6米,外径0.55米,内径0.35米。井台圆形,整石打制,形如大磨盘,直径1米。井边有石盂一口。[阅读全文]

洪光瓦埕祠堂井
编辑:1次 | 浏览:9128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2:48

摘要:祠堂井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洪光村委会瓦埕自然村34号,井深6.8米,井壁圆形。圆筒形井栏为整石打造,高0.45米,外径0.65米,内径0.43米。井边有一石盂,整石打造,内有排水口。[阅读全文]

洪光瓦埕青龟井
编辑:1次 | 浏览:9301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2:47

摘要:青龟井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洪光村瓦埕自然村40号,井深约4米。井台圆形,整石凿成如大磨盘,上有阴刻斜纹条,高约0.15米,其径约1.3米。井栏瓜楞形,六瓣,整石凿成,高0.45米,内径0.32米,外径0.6米。[阅读全文]

洪光瓦埕长茂井
编辑:1次 | 浏览:9179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2:43

摘要:长茂井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洪光村瓦埕自然村43号,井深4米,圆形井栏已改为水泥结构,高0.7米,外径1.15米,内径0.48米。[阅读全文]

洪光瓦埕书院井
编辑:1次 | 浏览:9056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2:42

摘要:书院井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洪光村瓦埕自然村31号,井壁石砌,圆筒形,深6.5米。井档圆形,高0.3米,内径0.32米,外径0.6米。为现代改造,原井圈已丢失。方形井台,用水泥改建。[阅读全文]

霞镜三落透民居
编辑:1次 | 浏览:10568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2:38

摘要:霞镜三落透民居位于仓山区建新镇霞镜村18号,建于清代,合院式民居。坐北朝南。原有三落,故又称“三落透”。门头房50年代初由于村道建设被拆,现存2落,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第一落面阔五间,进深五柱,建筑正面泰山石敢当刻有狮头与八卦的浮雕,二落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檐口雀替为镂空花草木雕。刻有八角形、十字形图案,为福州罕见。三合土夯筑,保存较好。[阅读全文]

淮安王麒墓
编辑:0次 | 浏览:857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2:15

摘要:该墓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淮安社区桃花山,墓北偏东32度,占地面积约160平方米,平面呈风字形,墓碑几字形,三合土结构。三层墓埕,面宽8米,进深20米。[阅读全文]

盖山上岐陈嘉言墓
编辑:0次 | 浏览:8628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2:10

摘要:该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仓山区盖山镇上岐村阳岐山,墓南偏西21度,占地面积约68平方米,平面呈风字形,三合土结构,墓碑几字形,三层墓埕,面宽6.8米,进深10米。[阅读全文]

胪雷陈永祥墓
编辑:0次 | 浏览:8640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2:07

摘要:胪雷陈永祥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对面山,正对面为福州火车南站。墓南偏西21度,占地面积约62平方米,平面呈风字形,三合土结构。二层墓埕,墓圹呈八角型,刻有祥兽及佛教八宝等图案。通面宽6.8米,通进深10米。[阅读全文]

胪雷陈秀溪墓
编辑:2次 | 浏览:9078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2:04

摘要:胪雷陈秀溪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对面山,墓朝向正北,占地面积约84平方米,平面呈风字形,三合土结构。二层墓埕,墓面宽8.4米,进深10米,墓台下刻有麒麟图案。墓前方有一对华表、一对旗杆石(未见,可能湮没在草丛中,也可能被盗。)[阅读全文]

壁头陈泰耀墓
编辑:0次 | 浏览:950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2:01

摘要:该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壁头村野猫山,北偏东65度,占地面积约88平方米。平面呈风字形,三合土结构。一层墓埕,墓面宽8米,进深11米。墓前有拜台,墓碑上刻有“海军中校飞行家泰耀陈公乔梓”,墓台下刻有麒麟浮雕,墓屏上刻有萨镇冰为其题写的悼文。[阅读全文]

胪雷陈绍宽墓
编辑:2次 | 浏览:14407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1:58

摘要:陈绍宽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对面山,墓朝向正北,占地面积约208平方米,平面呈风字形,花岗石结构。三层墓埕,墓面宽13米,进深16米。[阅读全文]

安平王氏祖厝
编辑:1次 | 浏览:12046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1:54

摘要:安平王氏祖厝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安平村李厝自然村25号,占地面积731平方米,坐北朝南。由门头房、前天井及厢房、主座、偏座、后天井、后座及厢房等组成。封火山墙,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大门口有卷棚门罩,进为门头房,面阔三间,进深一柱用五檩。主殿中式风格,面阔五间,进深五柱用十三檩,前有卷棚轩廊,厅后部有屏门将厅分割成前后厅。大厅供奉王审知画像,堂号“三槐堂”。右边偏座为西式风格二层木构楼房,二楼有走廊,原为王氏族人读书之处。后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有后门可通外。[阅读全文]

厚峰龙街东境
编辑:1次 | 浏览:9319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0:32

摘要:厚峰龙街东境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后坂村,共二进,占地225平方米,由拜亭、天井、大殿等组成。大门门匾上书“龙街东境”。封火山墙,双坡顶。拜亭面阔三间,进深一柱用九檩。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用十三檩。大殿主殿供桌下须弥座及大殿木柱柱础似为元代遗构。大殿正中供奉守土尊王,左右供奉孙真人及天下兵马大元帅。庙内有1通清咸丰十年重修碑、1通1982年重修碑。[阅读全文]

金山凤岗刘氏宗祠旧址
编辑:1次 | 浏览:11697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0:26

摘要:金山凤岗刘氏宗祠旧址位于福州市仓山区金山街道刘宅村,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始建于后晋天福元年,历代有重修。前后两进,由祠埕、前回廊、前天井、祠厅、后天井、后院等组成。祠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前有前廊,厅正中后部为神主龛,左次间为五忠殿,右次间为八贤堂。1990年在原址上改建为水泥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建筑。现祠内藏有宋郎衢州通判刘綑的墓石兽、墓志铭及古匾两通.祠内有宋代古井一口,块石垒砌成圆形井壁,整石雕凿的瓜楞形井栏。“凤凰岗”“钓鳌”刻石一通,碑青石刻制,圆首长方形,“凤凰岗”楷书,“钓鳌”隶书,下有覆斗形矮座。该建筑建筑本身改造严重,但人文价值较高。[阅读全文]

怀安石将军庙
编辑:3次 | 浏览:1401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29 20:23

摘要:石将军庙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淮安社区科贡自然村鬼洞山南面,合院式庙宇,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444平方米,始建于清朝,为郭氏从郭宅老家大王庙分炉而来。前后两进,第一进原建筑已倒塌,后建为简易双层木构,屋架为人字形,前部为单倒水,后部为双倒水。中天井后为第二进建筑,正座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式,两侧夯土墙,单檐悬山顶。该建筑于2016年6月完全塌毁。[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