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播捷会馆 >> 历史版本
编辑时间历史版本内容长度图片数目录数修改原因
06-11 01:37 历史版本8 5007 4 0 修正错误,增加内链,调整页面
上一历史版本 | 最新历史版本 |   下一历史版本 | 返回词条

播捷会馆

一、建筑名称:播捷会馆

二、建筑创建:

  据陈兆奋先生的博文《近代福建地区最早最大的图书出版机构——福州美华书局》记载,光绪二十四年(西元1898年),美华书局在近旁(书局北侧临江处)购买一块空地,价值2000元,由教友们捐建“播捷会馆”,以许播美、许捷美先生名字各取一字来命名,以表纪念之意。会馆作为国内外传教士、学者和培训人员来榕住宿交流场所。

  (火燄山按:此建筑于90年代访问时,当地老人谓为美以美会办公楼,与此歧异。今年五月群友访问时,据天安堂的教徒说是美以美会招待所,则符合此说法,当为定论。但我们在此建筑南面大门口发现有奠基石,注明时间为西元1915年,则建造时间上与本记载歧异,究竟是陈老先生记忆不准确,还是此建筑后来又经过改建,待考

三、建筑衍变:

  本建筑一直作为美以美会(后来改称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为国内外传教士、学者和培训人员来榕住宿交流场所。1950年代土改(房改),该建筑可能成为目标之一,被分配给居民居住。1988年,仓前路拓宽改造,把路北侧503户民居拆除,使得本建筑直接临街。为与左右新建筑协调,本会馆朝江一面被增加一层浅蓝灰色粉刷。

四、建筑形态:

  播捷会馆位于福州市仓前路105号,为砖木结构洋楼,因受地形影响,南面在高处为三层,设置主入口;北面顺坡在下部增加两层,外观为五层。楼为红砖砌筑,平面长方形,东北角因位于巷口,处理成圆角。建筑造型简约,略呈摄政风格,上有女儿墙,小青瓦四坡顶。1988年仓前街拓宽,统一建设一批六七层建筑,将此建筑临街面粉刷成淡蓝灰色,以与左右建筑协调。

从天安堂俯瞰美以美会 火燄山 2012从天安堂俯瞰美以美会 火燄山 2012

奠基石 火燄山 2012奠基石 火燄山 2012
从仓前街看美以美会 火燄山 2012从仓前街看美以美会 火燄山 2012

 

跌落和圆角 火燄山  2012跌落和圆角 火燄山 2012

五、相关数据

【所在位置】天安里
【建筑名称】播捷会馆
【产权机构】美以美会
【当前所有】居民
【建筑年代】1891年以后
【建筑功能】印刷厂厂房及办公
【建筑质式】砖木结构
【建筑质量】破损严重
【建筑形式】带有明显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
【建筑作者】不明
【层数高度】地下一层,底上两层
【使用情况】居民和教徒
【建筑环境】地处仓前山近代建筑麇集区,道路对面为天安堂,前面有播捷会馆等同属美以美会的机构。
【价值评估】该建筑是美以美会在福州最大的建筑群,是研究福州近代宗教史、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六、相关資料

1、关于许氏兄弟

  根据许扬美《信仰之路》(The Way of Faith),许家有七个兄弟、两个姐妹,其中的三兄弟(许播美、许承美、许扬美)是福州最早的一批基督教徒,也是福州早期基督教传播的重要人物。

  许播美祖居福建兴化府仙游县,曾祖父名斗,是乾隆辛卯(西元1771年)年科举的解元(乡试第一名,乡试本称解试,故名)。因早逝,未做官。祖父名仁傅,被皇帝封为同知(明、清定为知府、知州的佐官),合家始迁入省城福州。父亲许邦华,曾出征台湾,得军功顶戴。许播美不到20岁,就被委任为本营字识之职,充办工房。但他不喜欢做文吏,私自学习射箭。徐继畲制军总督福建、浙江时,他被挑选打射,获得顶戴大银牌记升字样的奖赏。

  道光三十年(西元1850年),美以美会传教士麦利和前往仙游设馆传教,许播美常前往闻道。咸丰七年(西元1857年),他经由麦利和施洗加入教会,并改名“播美”,号“腴田”。“腴田”意即肥沃之田,典出《圣经》:“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马太福音13:23)

  同治八年(西元1869年),基督教天安堂举行首次按立礼,按立林振珍、谢锡恩、许播美、许承美、许扬美、李有美、叶英官为执事,称为福州基督教的“七金灯台”。

  许家是基督教世家,许播美曾孙许乐宾(1921.4.11-2005.11.14),又名许约瑟,亦任福州市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福州天安堂牧师、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