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 所属分类  >  中华民国(1912 - 1949)    已经消失的    仓山区    仓前街道    居住建筑    人为拆除   
[9] 评论[1] 编辑

德园

目录

一、建筑名称:德园编辑本段

曾位于仓山聚和路15号(原聚和路3号),为一座二层砖木结构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传为德国领事馆工作人员的住所,故名。约建于1910-1930年间。2007年11月在程埔头拆迁中被拆除,2010年在附近重建。

林轶南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二、建筑创建:编辑本段

清同治三年(1864年),德国向福州派遣了首任领事居茄,设立领事馆。目前还没有资料表明当时领事馆设于何处。后德商禅臣洋行(Siemssen & Krohn)将建于洋墓亭附近的禅臣花园(Siemssen Garden)赠送给领事馆,遂在该花园中建设领事馆馆舍和官邸。 福州老建筑

本官邸的具体建筑时间目前尚未发现明确的记载,也没有筹建人、建筑师、施工机构的记载,仅能确定在光绪十七年(西元1891年)时尚未有本建筑。从建筑形态判断,约建于1910-1930年间。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三、建筑演变:编辑本段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再次对德宣战,因此时德产大部分位于沦陷区,故直到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大战结束,中国政府才再次查封德国在华产业,遣送德侨回国。德园是否在此次查封范围之内,因没有明确记载,同时不能排除该建筑的产权不属于德国政府的可能性,故无法确定。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年以后,本建筑为多户居民所有,造成这种状态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处置敌产时采取了分拆转让的方式,另一种可能是1950年代房改分割确权造成的结果。

FZCUO

2006年,仓山区在实施“程埔头旧屋区改造工程”的过程中,将德园和隔聚和路相望的宇园列入拆迁对象。在此之前,附近的其他西式建筑均已遭拆除。但由于德园的住户大多为华侨,宇园主人为辛亥革命先辈程拱宸后裔,拆迁遭遇极大阻力。本地报纸《海峡都市报》和《东南快报》均介入,国外《星岛日报》等报纸也相继进行了报道(可参阅文后参考资料)。师大教授王鸿甚至在德园旁的废墟上举办了《“镜像东西”之告别福州》摄影展。

FZCUO.COM

2006年7月,因德园、宇园岭后路建筑群拆迁引发的“福州土地窝案”爆发,福州市园林局局长王廷杰、仓山区区委书记张森兴、仓山区土地局局长李仲、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炳毅、福州市建设局副局长徐浪平先后被“双规”或带走调查。张森兴最终因“利用职务之便,在旧屋区改造等建设项目中为有关企业谋取利益”,获刑13年;徐浪平获刑15年。此前下马的福州市规划局局长姜燕生也以受贿罪获刑13年。 福州老建筑

在对峙一年多后,2007年11月,德园和宇园最终被拆除。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对两座建筑进行了测绘,并在聚和路另外择址(靠近时代中学后门)仿建一座,见本站词条德园(2010年)

FZCUO.COM

四、建筑形态编辑本段

德园位于仓山聚和路15号,是一座二层红砖西式洋楼,带有外廊,具有典型的殖民地券廊式建筑风格。《 福州晚报》曾刊载过苏少壬的文章《忆在仓山聚和路德园的日子》,详细描述了德园当年的住户及建筑的格局:“是座烟斗口朝南的烟斗式一整排二层红砖精致的洋楼。从前门到后门东西长约六七十米,南北深约四五十米。一进大门的右边有两间十平方米左右可住人作传达室的房间,……该处比整座洋楼高两三米,同门外的道路持平。走下台阶,烟斗口朝南U形处是大花园。围以半月形的楼房。从烟斗处到烟嘴一字形排开四直同样砖木结构的小洋楼。第一直连通烟斗口朝南那U形洋楼,合计大小十几间房,当年住着阮姓房东的一家人。第二直到第四直外租,每直的下层分为前厅(大)、后厅(小)厨房和四五平方米的天井;上层分为前卧房(大)和后卧房(小)。前卧房连接一个6平方米大小的阳台,后卧房打开后门可通20平方米大的露天阳台。前厅和前房都有蓝色油漆的百叶窗。走出前厅有四直相通的骑楼下的通道,地上铺着斗底砖。走出这斗底砖铺设的通道,才是从前门下石阶通达后门水泥地的、宽约四米的露天通道(兼作花园)。这里连同“烟斗头”的大花园建有假山,种有白玉兰、桂花等许多树,摆设各色各样的盆花。”

林轶南

【2006】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德园门头(小飞刀摄于2006年3月)德园门头(小飞刀摄于2006年3月)
 
德园主体建筑(小飞刀摄于2006年3月)德园主体建筑(小飞刀摄于2006年3月)

福州厝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德园 摄影:因了永恒  2006.5.30德园内部 摄影:因了永恒 2006.5.30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FZCUO.COM

德园 摄影:因了永恒  2006.5.30德园内部 摄影:因了永恒 2006.5.30
德园 摄影:因了永恒  2006.5.30德园内部 摄影:因了永恒 2006.5.30

FZCUO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老建州筑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FZCUO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福州老建筑


林轶南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林轶南


林轶南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FZCUO.COM


福老建州筑


福州老建筑


FZCUO.COM


FZCUO

【2007】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德园北立面(nenva摄于2007年5月)德园北立面(nenva摄于2007年5月)

  来源: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德园东南角墙根的“叶墙界”(nenva摄于2007年5月)德园东南角墙根的“叶墙界”(nenva摄于2007年5月)

 

FZCUO.COM

德园拆除当日(德园主人提供,摄于2007年11月22日)德园拆除当日(德园主人提供,摄于2007年11月22日)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德园拆除当日,住户带被迫着新生儿迁离(德园原住户提供,摄于2007年11月22日)德园拆除当日,住户带被迫着新生儿迁离(德园原住户提供,摄于2007年11月22日)

【2011】

林轶南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重建的德园(小飞刀摄于2011年5月)

林轶南

仿建的德园(小飞刀摄于2011年5月)


【2012】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重建的德园宇园(暂不留名摄于2012年2月)仿建的德园宇园(暂不留名摄于2012年2月)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福州厝

五、有关数据编辑本段

【所在位置】聚和路15号
【建筑名称】德国驻福州领事馆官邸(暂定)
【产权机构】德国驻福州领事馆(暂定)
【当前所有】已被移建到时代中学后门

福州老建筑百科网


【建筑年代】1910-1930年间
【建筑功能】原为居住
【建筑质式】砖木结构
【建筑质量】已被移建
【建筑形式】券廊式
【建筑作者】不明
【层数高度】2层
【使用情况】移建后空置 福州老建筑百科(fzcuo.com)
【建筑环境】已经破坏。
【价值评估】该建筑是德国驻福州领事馆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研究福州近代外交史、建筑史、施工的重要实物资料。
福州老建筑

六、附属文章:编辑本段

1、《忆在仓山聚和路德园的日子》作者:苏少壬 林轶南

解放前仓山有许多外国领事馆,洋气日隆,带花园的两层或三四层的砖木结构的小洋楼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仅两三百米长的聚和路就有梅鹤山馆、积雪山馆、松庐、涤园、宇园和德园(岭后路还有另一个德园)等洋楼。聚和路现今的公园西路(原陶园路)出口已被堵死,上述西洋老建筑除德园和宇园外全已拆除。 FZCUO.COM

  上世纪40年代,我作为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随父母租住德园里。那是座烟斗口朝南的烟斗式一整排二层红砖精致的洋楼。从前门到后门东西长约六七十米,南北深约四五十米。一进大门的右边有两间十平方米左右可住人作传达室的房间,左边种植一片茂密的百合花丛。该处比整座洋楼高两三米,同门外的道路持平。走下台阶,烟斗口朝南U形处是大花园围以半月形的楼房。从烟斗处到烟嘴一字形排开四直同样砖木结构的小洋楼。第一直连通烟斗口朝南那U形洋楼,合计大小十几间房,当年住着阮姓房东的一家人。第二直到第四直外租,每直的下层分为前厅(大)、后厅(小)厨房和四五平方米的天井;上层分为前卧房(大)和后卧房(小)。前卧房连接一个6平方米大小的阳台,后卧房打开后门可通20平方米大的露天阳台。前厅和前房都有蓝色油漆的百叶窗。走出前厅有四直相通的骑楼下的通道,地上铺着斗底砖。走出这斗底砖铺设的通道,才是从前门下石阶通达后门水泥地的宽约四米的露天通道(兼作花园)。这里连同“烟斗头”的大花园建有假山,种有白玉兰、桂花等许多树,摆设各色各样的盆花,定时由隔壁新春花圃的园丁前来更换品种。园丁经常过来吊井水浇灌树木花卉。

FZCUO.COM

  南面有围墙。围墙外一片篮球场大的菜园地,我们常在那钓青蛙喂鸡喂鸭。菜园的西南面隔着新春花圃是鱼塘,塘的东边有一大朴树,我们常摘其树籽装在小竹管(号为“朴朴管”)里打出“卟、卟、卟”的响声取乐。朴树今仍在。站在前后阳台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我小时候跟哥哥从复园路到跑马场(现市体校,距德园1公里地)放风筝,竟能牵着高飞的风筝从跑马场回到自家的后阳台放。

林轶南

  我的四伯父当年住在斜对面的宇园。站在德园我家的前阳台,可影影绰绰看见住在宇园三楼伯父家里人的身影。离宇园不远,有前国府主席林森的公馆。林森逝世时,吹奏军乐的追悼场面,那气氛都感染到德园这边来。1945年日本投降,我们欣喜若狂,深夜买不到鞭炮,我和哥哥卷起旧报纸,拼命往前阳台栏杆上拍打,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示庆祝。

FZCUO

  当年的第二直先住邱家后住高家。第三直我家住。第四直(靠后门)住萨家。我家和萨家过从甚密。萨伯伯(即萨伯森,萨镇冰之侄,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nenva注)是蒙古族人,经历丰富、见识广,常和我们谈起他在桂林、青岛一带的趣事。他抗日爱国,经常和先父讨论局事,称日本为“大十”。现在海军卓有成就的著名女科学家萨本茂是萨伯伯的长女。次女萨本珪上世纪90年代在福州市委宣传部工作。福州沦陷时,萨本茂女扮男装,以避免麻烦。那时居住德园的人关系十分融洽,每逢日本兵敲门进院,各家的女眷和孩子都藏身于阮家大门北边底层房子的夹墙里。“墙肚”可藏十来个人,躲在里头听得见墙外路过的日本兵“橐、橐、橐”的皮鞋声,他们即使进到屋里,也发现不了我们。夹墙可能在建房前就做了很强的隐蔽性设计,保证躲藏的人安然无虞。

福州老建筑

  上述院内的假山、树木、花园等休憩设施和围墙外的菜园子、花圃、鱼塘早已荡然无存,几易房主人后现今的主人有5家。我到仓山时有意绕到故居驻足仰望,感慨万千!(原载《福州晚报》) 福州老建筑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洋墓亭    下一篇 德国驻福州领事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