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螺洲镇政府大院内,建于1954年。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55平方米,砖混结构,为建国初期受到苏联影响建造的新古典主义式建筑的代表。建筑主体共2层,高10米,面阔46米,进深15米。前面中部突出柱廊,廊上有三角山花。1950年至1970年,螺洲是闽侯地委、闽侯县委所在地,该建筑作为闽侯地委党校使用。后作为螺洲镇办公大楼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闽侯大湖乡,建于1959年,原为大湖乡公社礼堂。二层砖木结构建筑,苏式新古典主义风格。现已废弃。[阅读全文:]
摘要: 建国后五六十年代苏式建筑,宏伟的四根壁柱,入口台阶,具有当时会堂建筑的流行样式。会堂正面(小飞刀摄于2010年5月)[阅读全文:]
摘要: 初建时全称“福建省气象局福州海洋台办公楼”,三层砖混建筑,建于1955年,位于乌山西麓、福建省气象局内,现作为宿舍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本建筑位于柳河路福建省委党校大院正中,建于1955-1959年之间。青砖砌筑,苏式新古典立面,门厅四柱三拱券,柱头有少量装饰纹样。山面非传统三角形,而是呈火山锥形,独具特色。本建筑于1986年左右拆毁,建设党校现存礼堂。[阅读全文:]
摘要: 西湖影剧院为福建省全省首座宽银幕电影院,1959年9月落成;后被火烧,1975年重建,1998年又因福建博物院重建被拆除。[阅读全文:]
摘要: 福建医学院第一教学楼位于福建医科大学交通路校区东侧(现划归附一院内)。大楼平面呈U形,青砖砌筑,歇山式平坡屋顶,有少量民族纹样装饰。2011年改造期间曾发生火灾,现作为福建省台胞医疗服务中心使用。[阅读全文:]
摘要: 2021年7月21日,本建筑以“建光村南社36号(金砂礼堂)”登入福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建议名单。[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