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保定巷福州十八中学校内,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四面砖砌封火墙,墙堵均为大石板,高2米左右。正门石门框高大,宽1米余,高2米多。入门为天井,其上原为复龟亭,斗拱繁复,惜己拆除。正[阅读全文:]
摘要: 据说铁板之天后宫与津沙、马港、东引四座天后宫居为盗蔡牵(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被剿灭)所建。目前仁爱天后宫尚存同治已巳(八)年(公元1869年)之威武将军香炉,1980年(当地称民国六十九年)被移置于[阅读全文:]
摘要: 该民宅为明末清初风格,前出双步廊,有门簪,地铺石埕。外观(拍摄:红衣棒糖人/2014.8)门簪(拍摄:红衣棒糖人/2014.8)门簪(拍摄:红衣棒糖人/2014.8)双步廊(拍摄:红衣棒糖人/2014.[阅读全文:]
摘要: 郭宅茂山厝始建于1821年,为一五柱出游廊合院,在2002年经过重修。内供奉薛三千岁和般若庵。茂山厝沿革(拍摄:红衣棒糖人/2015.1)游廊(拍摄:红衣棒糖人/2015.1)茂山厝(拍摄:红衣棒糖人/[阅读全文:]
摘要: 荆山境初名“江屿庙”,始建于南宋年间,原为居住在荆山北麓的苏姓,为纪念先祖苏东坡而建的庙宇,后苏姓渐微,徐氏崛起。据史料记载,徐家村原名徐厝墩,南宋初年,奉直大夫徐荆阳由福建浦城渔沧迁居江屿山(即今荆山[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五凤山黄铺路,实际地名为王墓或黄墓,因闽王王延翰墓在此地五凤山。祠堂规模小,四扇三间。祠门(拍摄:红衣棒糖人/2014.10)正面(拍摄:红衣棒糖人/2014.10)榀架前端(拍摄:红衣棒糖人/20[阅读全文:]
摘要: 本建筑位于仓山区建新镇台屿村,因老宅右前方有一座青砖洋楼而暂定此名。老宅主座为清末至民国的木构传统老宅,带前后院及两层走马廊木楼。前院右边为一座青砖洋楼,正面拱券走廊并且女儿墙有砖砌花纹。&[阅读全文:]
摘要: 金牌炮台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西元1718年),位于福建琅岐岛凤窝村,道光二十九年(西元1849年)林则徐主持重修。该炮台与隔江的长门炮台犄角,形势险要,为防守闽江的第一道要塞。光绪十年(西元1884[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