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福州东郊鼓山乡前屿村,祀晋安郡太宁(守?)阮弥之。祠坐南向北,土木结构,前后二进,由门房、回廊、大厅、前后天井组成,占地面积575平方米。门墙洞开三门,中门横额楷书:“乾隆旨重建忠惠阮公祠[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台江区新港街道路通河上。石构拱桥,弧形如玉带,两端有石阶各十三级,桥面施栏板、望柱、寻杖。桥南北走向,釃水三道,长30.7米,宽3.6米。桥北有路通庵,门额镶嵌石刻“路通古迹”石匾,为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周有封火墙,占地900多平方米。庵内厅堂、戏台木构完好,石柱楹联刻记附近十三乡群众崇祀史实。[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永泰县大洋镇棋杆村高盖山山腰,由大殿、灵龟洞、金水洞、观音洞等组成,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胜地之一。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福州市郊鼓山西麓鳝溪。鳝溪溪边和溪涧岩石上有七段摩崖石刻,其中有宋刻1段,明刻1段,清刻1段,疑刻3段。1961年公布为福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新宁古县衙署,唐武德六年析闽县为新宁县,县衙署建于敦素里平川。唐上元元年防御使董玠因其地卑湿移置吴航头。宋绍圣元年,里人陈子周于旧基建元明祠宇。元明祠在今古槐镇井南村。1958年作为粉干厂,庙额有“元明[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罗源县西兰乡寿桥村19号,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厅前四壁、梁托雕艺超凡。厝均使用“薄砖挂斗”。柱础四面雕有形态不同的骏马。前后两大座相联,后座高于前座,并建有钱间,有义女偷钱压死钱间之传说。自徐氏分宫庙之后每年演神戏均在古厝搭台演出。90年代后,以映电影代替神戏放映。徐家古厝是寿桥徐氏唯一的祖厝。[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罗源县霍口畲族乡香岭村15号,始建于清代。二进,坐东南朝西北。天井左右为厢房、主座。主座厅堂两侧依次有次间、小弄及楼梯、梢间,小弄尾两侧围墙开小门。建筑面积321.36平方米。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顶。八字形前围墙,为长方形青砖砌成。从斗拱形式及整体结构来看,为清代中期建筑。整座建筑依路而建,建筑整体结构保存完整,是研究民居的重要实物资料。 2020年3月公布为第七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位于仓山区六一南路52号仓山第二中心小学校内,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是清代旅居福州的广东籍商人筹建的、带有同乡会性质的会馆。现为仓山第二中心小学使用,市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
摘要: 2013年5月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本站词条乌石山摩崖石刻及造像、于山摩崖石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