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上的福州老建筑百科
福州老建筑百科 - 回溯千载历史,重建福州记忆>> 百科分类 >> 古代(距今7000年 - 1840) >> 隋、唐、闽国、南唐、吴越(589 - 978)

该分类下有51个词条 创建该分类下的词条 "隋、唐、闽国、南唐、吴越(589 - 978)" 分类下的词条

陶江石塔
编辑:2次 | 浏览:24376次 词条创建者:celespace     创建时间:02-03 17:22

摘要: 旧名塔林,俗称雁塔。位于闽侯县尚干镇塔林山(又称珠山)之巅。八角七层实心花岗岩建造,高约10米,座宽3.2米,台基为双层须弥座承托,顶有五轮塔刹。每层刻一至三尊盘坐莲台佛像,转角有大力士肩负塔身,其间镌刻双龙戏珠、丹凤朝阳、花草、飞天及古兽。雕工古拙,龙身短脚粗、头小角简、尾少分歧,可能是宋代以前古龙形态。[阅读全文:]

宝林寺法堂
编辑:0次 | 浏览:10282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10-11 13:35

摘要: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丹阳镇东平村。始建于唐大和五年(837年),寺院历经兴废。原有13座殿堂,现尚存唐代大殿须弥座、15根高 4.4米的石柱等。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住持隆悟大师率弟子募缘重建法堂。乾隆十年(1745年),殿宇尽毁于火。宣统三年重建法堂及两厢僧房 ,留存于今。1999年在原有须弥座、石柱的基础上,重建了新的大雄宝殿等建筑。[阅读全文:]

澳门桥
编辑:6次 | 浏览:21393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2-29 00:20

摘要:  原名清远门桥,俗名鸭门桥。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光禄坊东口澳门路,与南后街之间(五代罗城大豪),为石构拱桥,是罗城西南清远门外桥。桥原构仍保存在新扩建桥下,拱券、桥石俱完好。1978年重修。[阅读全文:]

球场山亭记碑
编辑:1次 | 浏览:10862次 词条创建者:EdDuck     创建时间:02-01 23:09

摘要: 原位于冶山球场遗址附近,唐代。  唐元和八年(813)辟球场时,依山为亭,剔石浚水,计29所。一景一诗,共有望京山、观海亭、双松岭、登山路、天泉池、玩琴台、筋竹岩、枇杷川、秋芦冈、桃花坞、八角亭、盘石椒[阅读全文:]

义存祖师墓
编辑:0次 | 浏览:14438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8-25 14:09

摘要: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大湖乡雪峰寺内。始建于唐天佑四年(907年),石构,高4.1米,底径2.9米,塔座为八角形,底层石阶两级,上置素面须弥座。塔身呈钟形,石面上浮雕圆珠纹,外观如七层念珠环绕塔身。顶如圆笠,上有圆珠结顶,称“难提塔”。塔身嵌铭刻1方,楷书,“义存祖师塔”。据《雪峰山志》载,塔下地宫存有义存生前自撰、闽王王审知署名的铭与序刻石,计225字。[阅读全文:]

高盖山五代齐氏墓
编辑:2次 | 浏览:12769次 词条创建者:nenva     创建时间:10-22 01:17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齐安村高盖山天池侧,始建于五代,2005年重修,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坐南朝北。共五级墓埕,墓为“风”字形。封土为砖砌圆柱形,后围墙、护臂、墓埕均为石砌,墓碑为青石打制,上刻“唐右仆射齐公协律之墓”。墓侧有一清代花岗石墓碑,上刻“晋开运二年 右仆射齐协律之墓 康熙 年立”,墓埕中有青石刻清代墓饰件,分别是石刻墓门一对,墓联二对。上书“九曲入明堂當朝宰相, 數峰插天外積世公卿”、“ 金鏡預占蓉鏡瑞, 天池長發鳳池祥”。齐协律为仓山区盖山镇齐安村齐氏迁闽始祖,唐末随王审知入闽,曾任闽国右仆射(即右丞相)。该墓为福州罕见的五代葬之一。[阅读全文:]

盘屿林延皓墓
编辑:2次 | 浏览:8981次 词条创建者:下九流     创建时间:07-09 23:58

摘要: 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盘屿村王厝山燕窝,墓主林延皓(870—936),字仁寿,河南固始人。唐末随王审知入闽,为闽拱宸控鹤都指挥使。应顺二年(935)闽皇城使李倣杀闽王 王延钧),立闽王昶,统六军并专制朝政,延皓与昶密谋,杀李倣。后裔居吴山。墓南偏西30度,占地1200平方米,平面呈风字形,砖石结构,面宽30米,进深40米。三级墓埕,砖购券顶。前立一圆头石墓碑,高1.55米,宽0.46米,上刻楷体“唐拱宸控鹤都使仁寿林公墓”,字径0.135米。据《控鹤林氏族谱》载,墓内葬延皓、妻柯氏、子林通、媳陈氏、孙以及孙媳王氏。80年代郊区政府曾拨款修缮过。1985年12月被确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洪塘西坛将军庙旧址
编辑:1次 | 浏览:8779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9-13 13:06

摘要: 西坛将军庙位于洪塘社区洪塘村,张经祠堂隔壁,南偏西45度。原址已更改为现代建筑,现建筑正面刻有萨镇冰题刻西桓忠烈祠。现庙宇前有水泥结构戏台,较宽广。庙中存有距今700年的西桓圣贤父灵签木板一通。[阅读全文:]

狮山瑞迹寺白佛
编辑:1次 | 浏览:8639次 词条创建者:暂不留名     创建时间:07-27 13:59

摘要: 位于仓山区城门镇狮山村九曲山 ,据宋梁克家《三山志》记载白佛始凿于唐大中六年(852),又名雷劈观音,为岩石上浮雕.高1.36米,宽0.60米,南偏东15度。其前建有长方形石亭,面宽2.93米,进深1.5米,高2.3米。石门额上阴刻“雷劈观音古迹,天启丙宣年季春”。白佛附属于瑞迹寺。1983年8月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阅读全文:]

怀安窑址
编辑:10次 | 浏览:46091次 词条创建者:ahaofz     创建时间:03-28 16:09

摘要: 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淮安社区天马岭,1953年发现;1962年普查发现南朝遗物。窑址面积8万多平方米,主要分布在石岊山山南端。1982年发掘,发现两个厚1~3米的文化层堆积,年代分别为南朝和唐代。其中出土的南朝器物3000余件,有短流注子、钵、盘、杯、碗、盅缸、茶盏、茶托、菜坛、盘、壶、罐等日常生活用具和多足砚等文具、鐎斗、火盆等明器以及大量的窑具,一件支座上有“大同”纪年。瓷器均灰白胎施青釉。唐代斜坡式龙窑窑床遗迹,在南朝堆积南约5米处。窑床残长8.5米,宽2.4米,两壁残高0.1~0.15米,出土器物2000余件。除继承南朝遗制外,还有长流注子、瓜棱形注子、多咀塔式谷仓、五谷小罐、盒、陶俑、狮子以及明器等。瓷器为灰白胎,均施青釉,少量有褐彩。该窑唐代产品在日本九州等地有出土,是福建年代最早的青瓷产地,也是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见证。1991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史迹”的一部分,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阅读全文:]

 共51条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