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乐地处海滨,井泉众多,长期以来井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随着自来水的普及,井泉的重要性大不如前,井泉的数量日益减少,但我们不能忘了这些井泉,现介绍几处古井泉,以飨读者。 [阅读全文:]
摘要: 现位于长乐一中校门口,原为基督教礼拜堂,1913年由传教士向教徒募集捐款建成。哥特式典型特征建筑。[阅读全文:]
摘要: 1911年兴建,为长乐一中校内现存最早的校舍,砖木结构。曾为培青初中、陶媛女校的教学楼,现为理科教研楼。[阅读全文:]
摘要: 陶媛楼,建于1913年,北美别墅式建筑。陶媛主理(校长)和师姑在此办公居住。现为长乐一中文科教研楼。[阅读全文:]
摘要: 司马第为陈省居所,俗称官厅里。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建。司马第为土木结构,占地面积2574平方米,并排三座,每座二进,各座隔封火墙。中轴线由前至后依次为:正门、前天井、前座、中天井、主座、后天井、后座。[阅读全文:]
摘要: 原郑和所建天妃宫位于南山之阳,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移建于此处,清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天后宫为土木结构,坐东向西,占地面积936平方米。由前至后依次为:正门、戏台(已改)、天井、拜亭(两侧钟鼓楼)、大殿。[阅读全文:]
摘要: 太平桥位于长乐市区东关的汾阳溪上,始建于唐代,明代、清代两次塌毁,毁后均得以重建。桥身长8米,阔5米,桥畔有记录造桥的明碑1块、清碑2块。现为长乐市级文保单位。[阅读全文:]